|  
 威望1  貢獻66  參與0  GJ37  註冊時間2004-8-15 
 | 
9#
 
 發表於 2010-3-6 22:48 
 | 只看該作者 
回覆 1# luckystar 的文章
| 我只能針對太極拳回答 因為畢竟學過個幾年 陳、楊、吳、武、孫五家的支派:
 陳氏太極拳:洪式(洪均生)、心意混元太極
 楊氏太極拳:吳圖南式太極拳(楊少候小架)、王氏太極(王壯弘)、陳泮嶺 (九九式)鄭子太極(鄭曼青)、董式太極(董英傑)、田式(田兆麟)、熊式(熊養和)、府內派、老六路
 吳氏太極拳:鄭式(鄭天熊)、常式(常遠亭)、吳圖南式(大架)
 武氏太極拳:郝式〔郝和(郝為真)〕
 孫氏太極拳:傅式(傅振嵩)、沙式(沙國政)、顧式(顧汝章)
 
 太極十三勢:掤、履、擠、按,採、挒、肘、靠,進、退、顧、盼、定。
 包括八卦,拳打方向;五行,步法方向。
 四正:掤、履、擠、按。
 四隅:採、挒、肘、靠。
 五行:進、退、顧、盼、定。
 
 我學的基本是13式 總傳陳氏 不過教我的老師卻說不是陳氏太極 比較接近楊氏
 講求鬆放點彈勁黏6字
 13是跟著13勢隨推
 
 行功歌訣
 十三總勢莫輕識,命意源頭在腰隙;變轉虛實須留意,氣遍身軀不梢滞。
 靜中觸動動猶靜,因敵變化是神奇;勢勢存心揆用意,得來不覺費工夫。
 刻刻留意在腰間,腹內鬆靜氣騰然;尾閭中正神貫頂,滿身輕利頂頭懸。
 仔細留心向推求,屈伸開合聽自由;入門引路須口授,功夫無息法自休。
 若言體用何為準,意氣君來骨肉臣;詳推用意終何在,益壽延年不老春。
 歌兮歌兮百四十,字字真切義無疑;若不向此推求去,枉費工夫遺歎惜。
 
 不過說這麼多 還是建議想學得先打基本功 至少 蹲馬能撐得15分鐘就算成功了
 之後再把拳法的5步給學好 馬弓乃虛跳 之後再去練推手 這樣在練太極學習會超快
 而且真的練習慣了 在防身是有用處的 以上點小心得 僅供參考
 | 
 |